荒野的詩意重構-民宿酒店裝修案例
裝修時間:2023-07-21 設計面積:2000 項目類型:酒店裝修案例設計說明
南京民宿酒店設計說明 | 自然肌理與現代構型的共生實驗
核心理念 以“荒野的詩意重構”為內核,通過原生材料(木、石)的粗糲質感與幾何極簡形態的碰撞,打破室內外邊界,塑造兼具野性張力與當代克制力的居住空間。設計聚焦“時間痕跡”的視覺化表達——斷面木片的年輪肌理、風化防腐木的斑駁表皮、鵝卵石的流水沖刷形態,隱喻自然與人文的永恒對話。
空間構成與元素解析 1. 地面:灰調基底與藝術圖騰的博弈 - 灰色地磚:選用600×1200mm啞光仿砂巖地磚(色號RAL 7002),表面隨機分布細微凹凸紋理,模擬河灘石地的觸感;通鋪于客廳、走廊等區域,奠定空間冷峻基調。 - 2×3米藝術地毯:作為視覺焦點,以抽象水墨筆觸或幾何折線圖案(建議材質:新西蘭羊毛混紡+15%真絲)覆蓋于沙發區下方。地毯邊緣做毛邊處理,與地磚的硬朗形成“破界”反差,同時通過絨面落差(8mm厚度)界定休閑功能區。
2. 墻面:木質的時間敘事
電視背景墻(防腐木):采用深度炭化防腐松木(含水率≤12%),以30cm寬板隨機拼貼,保留蟲眼、裂痕等天然瑕疵,表面涂刷木蠟油增強啞光質感。安裝時預留5mm縫隙,內嵌LED燈帶(2700K色溫),光線從縫隙滲出,強化木板的體積感與懸浮效果。
斷面木片堆積裝飾墻:將厚度2-5cm的樺木、橡木斷面切片(直徑10-50cm不等)進行三維拼貼,以“無序生長”邏輯堆疊出浮雕式墻面。切片經砂紙打磨邊緣,局部噴涂透明環氧樹脂固化年輪紋理,形成“化石剖面”般的藝術裝置。
3. 頂面:屋脊的現代轉譯 - 石膏板屋脊造型:以傳統雙坡屋頂為原型,通過非對稱折線重構(最高點距地2.8m,傾斜角15°),石膏板接縫處嵌入5mm寬鋁制收邊條,塑造銳利幾何輪廓。頂部中央預留30cm寬凹槽,內藏線性洗墻燈(4000K色溫),模擬天光傾瀉效果,視覺上拉伸空間縱深感。
4. 衛生間:石器與木質的共生 - 斷面木片+鵝卵石墻面:淋浴區豎向鋪貼扁平鵝卵石(長軸8-12cm),采用環氧彩砂填縫,表面噴涂疏水涂層;干區延續斷面木片裝飾,但改用柚木切片并做防水封閉處理(聚氨酯清漆三涂)。木石交接處嵌入黑色不銹鋼收邊條,構成材質沖突的戲劇性界面。 - 功能與美學平衡:鵝卵石墻面延伸至臺盆區,與懸浮式實木臺面(厚度5cm)形成“重與輕”的對比,臺下柜門板復刻木片堆積肌理,實現設計語言統一。
細節深化策略 - 色彩控制:以“灰(地磚)、木(淺褐至深咖)、白(頂面)”為基調,軟裝點綴赭石色(靠墊、陶罐)與靛藍(掛畫)打破單調,色相占比嚴格遵循7:2:1法則。
材質碰撞: - 粗獷vs精致:防腐木的毛邊與不銹鋼踢腳線(拉絲面)并置;
自然vs工業:石膏板頂面的機械折痕與木片墻的有機形態對沖。
光影設計: - 重點照明:電視墻兩側安裝可調角射燈(光束角15°),聚焦木紋肌理; - 氛圍照明:屋脊凹槽燈帶與地毯下方暗藏地腳燈(功率3W/m)形成多向漫反射,降低空間明暗反差。
設計價值 1. 生態可持續性:斷面木片為木材加工廢料再利用,鵝卵石采集自河道清淤工程,防腐木采用無鉻化處理工藝,材料循環利用率達80%。
2. 情感容器:空間通過材質的時間性敘事,將自然演化歷程轉化為可觸摸的居住體驗,為都市人提供精神療愈場域。
結語:此設計絕非對自然的簡單模仿,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“可控野性實驗”,在秩序與混沌、永恒與瞬息的辯證中,重構當代人居的詩性維度。